第(3/3)页 “他们一年能拿出一百万两?呵,手脚干净吗?” 赵公公面色一变,十分委屈: “陛下,他们可是正正经经的商行,能孝敬陛下一百万两,可不是去年的结余,而是前十年的结余!” 孙乾真想翻个白眼,鬼才信他们十年才一百万两。算了,现在他正缺钱花,只要不是强征土地、拐卖百姓非法所来,暂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 要查,也得等他把水渠修好了再说。 孙乾哈哈一笑,拍拍赵公公肩膀: “朕当然知道,金姚两家为大庆付出了很多,朕一一记在心里。你叫他们办好事,以后有的是好处。” 赵公公明显松了口气,拱手称是。 孙乾看了一眼赵公公,这只胖狐狸,肯定又在打什么算盘。 “赵禄啊,现在朕有了一百万两白银,你觉得那些臣子会不会赞同修水渠?” 赵公公想了想,躬身回答: “陛下,新科及第,朝堂人才涌入,奴才斗胆认为正是陛下提出的好时刻。” 孙乾哈哈一笑,看着赵公公赞赏: “你可真深得朕心。” 孙乾也是一个想法,不管新入朝堂的状元榜样探花成为谁的党羽,可最终还得看他的脸色行事。 新官入朝,得不到圣心,在朝堂中也站不稳脚。 这时候他若提出水渠一事,必定有人追捧! 等有一半的臣子赞同后,银子也集齐得差不多了,就可以动手施工。当然,这是一项长达几年的工程,后续的跟进肯定困难重重。 可这件事,孙乾非办不可! 孙乾在一堆奏折翻找出广孝府尹袁瑞初的折子,在折子边缘上,有一道与众不同的红杠,能让孙乾一眼看见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