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陛下还舍不得处置?” 孙乾微微一叹: “老师,你也知道大庆多年来内乱外侵,征战连连。而今国库空虚,只怕再过一年,连军饷、粮秣都发不出了。而就算这样,修水渠一事,朕也要完成!” 常莲也是无奈,他倒是听大臣们提过水渠之事: “陛下,朝中众人都不看好水渠,其需要花费的银子无法想象,何必如此执着?” “老师,水渠一成,能滋润万顷良田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啊!” 孙乾想起历史上对渠的功绩,心中有些激动。很可惜,常莲无法了解到它的意义所在。 常莲苦笑一声: “陛下,正如您所说的,大庆正临危难之际,这等工程老臣无法理解。” 孙乾侧头看了一眼赵公公: “告诉常太傅,你这个御前貔貅,为水渠之事攒了多少银子。” 赵公公从孙乾背后探出一个脑袋,颤巍巍举起一只手掌: “至少上、上了五、五百万两……” 孙乾给他补充一句: “就从入冬以来。” 当然,赵公公已经被他挖空了,以后不可能再一次交出这么多银子。只是他打了个马虎眼,先让赵公公得到这位老臣的宽容再说。 果然,常莲吃了一惊,直愣愣的盯着赵公公的手指,有些不信: “你一个宦官哪里来的这么多银子……” 他忽而双目又是一厉: “必是你贪污的!得刑部彻查!” 赵公公眼巴巴的看着孙乾,孙乾一笑: “可以,不过刑部陈彦忙着中书省的事,又抽了两个人去渭地查案,只怕近来一个月都没时间。等稍微空闲了,老师尽管查便是。” 常莲没想到孙乾如此大方坦然,沉默了片刻,又开口道: “陛下似乎知道他的银子哪里来的?” “自然知道,是商行分给他的红利。当然,朕只能说大部分都是。” 孙乾意味的瞥了一眼赵公公,俗话说,大官大贪,小官小贪,是人都贪。他也不能保证,赵公公没收的银子,百分百都是正当来源。 赵公公垂着脑袋,真想落泪。 自己没了银子,差点小命不保! 常莲话尽于此,也没什么想说的了。他瞪一眼赵公公,警醒他: “赵常侍,既然陛下信任于你,还望你好自为之。若本傅有一日发现你有不轨之心,必定取你性命。” 赵公公忙站出来躬身说道: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