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槛外老叟咕哝一句: “陛下还挺忙的。” 常莲一脸傲然: “那是,陛下一展宏图,大庆必定迎来盛世。” 而那头进宫的陈善不多时便到了勤政殿。 孙乾刚放下折子,打算到院内走走准备享用午膳。 听到陈善求见,只得重新坐回椅子里。 “所为何事?” 孙乾一手接过陈善递来的折子,打开,直接一看落笔,是在渭地的韩子玉。 他精神一振,难道是均田制有了反馈? 然而看完折子,均田制不过被韩子玉随手提了下。 孙乾敢提、敢实施均田制,对于韩子玉来说,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。 帝王直接将政令发布下来,轮不到他反抗,如果要证明自己的能力,他就得把这事麻利办好。 但证明他自傲了,不说均田令还没办完,手里刘经世残党处置的问题,不仅还没解决,而且来了新的波折。 孙乾看着韩子玉自我谴责的句子,面上浮现笑意。 这个心高气傲的人才,总算尝到挫折的滋味。 一旁的陈善觉着很奇怪,陛下竟然没有动怒? 他朝孙乾一拱手道: “陛下,韩子玉处理刘经世残党不善,导致残党逃走,进入羌国地界,只怕早晚举兵反庆。” 羌国,盘踞在大庆的又一个敌对势力。 荆州边界就是羌国,不过好在只是个小国,暂时不敢对大庆动什么心思。 孙乾略一思索脑海中的历史,没有关于羌国反叛大庆的情节。 因为没有他干预,渭王能壮大起来,他的部下就不会被迫远走他国。 刘经世部下,似乎有个能人,要是让他逃跑了,那可真算个祸患。 他低头继续看折子,其中提到孙乾派去的龙虎军,将大部分残党清理干净。但有一人,在龙虎军动手前一天,说服小部分部下,带着他们提前逃走了! 孙乾一惊,一定是那个人! 果然本事不小,提前预判了他的预判! 孙乾迫切想知道那人是否被记录在案,然而,没有!? 孙乾面上一沉,把折子掷在桌上: “韩子玉为何不写出所有逃走叛党的名字?!” 陈善有些茫然不解: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