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陛下,丞相为大庆繁忙操劳,一时疏忽也情有可原。振粮一事责任重在幽州官员身上啊!” 孙乾闻言一笑点头,心思急转,带上考虑的神情: “也是,丞相一人处理众多事务,确实因为疏忽没有顾及。” 虽然孙乾这话有理解魏鹰的意思,但魏鹰心里却是一沉,有了不好的预感。 “魏丞相啊,你也快五十了吧?啧啧,年龄一大力不从心,朕也要体谅。这样吧,将中书省一职恢复过来,以分担丞相的事务。” 中书省原本为处理朝廷事务的官员团体,一般由几个皇帝钦点的大臣组成。魏鹰为主要负责人,后来权力越来越大,逐渐掌控了朝堂重要事务。 而乾帝终日沉迷美色,不理政务,索性一并推给魏鹰处理。 后来,魏鹰在朝堂中壮大,干脆解散了中书省,妄图一人掌控朝堂。 一听孙乾要恢复中书省,李天章等人率先赞同: “陛下所说的极是!丞相一人如何能照顾整个大庆之事!今日是幽州,明日可能就是荆州!久此下去,大庆危矣!” 李天章的小帮手户部尚书立即附和: “陛下,千里之提溃于蚁穴,当引以为鉴啊!” 然而不用魏鹰开口,就有人帮他发言: “陛下,曾有先例,进入中书省的官员容易结党徇私,或者互相推诿责任。而丞相现以一力担责,望陛下明察!” “陛下,因此事就罢免丞相,真正的受罚的不应该是幽州地方官员吗?!” 两拨人再度吵嚷起来,这次一向中立的吏部尚书陈善面无表情,随便你们吵,反正我只听陛下的。 陛下是可通天意之人,岂是尔等能左右的? 陈善不禁冷呵一声。 孙乾等他们吵够了,才开口道: “陈彦,你觉得朕应该如何做?” 陈彦一脸平静磕头: “陛下英明,陈彦虽愧于发表拙见,但依然有话要说。为陛下的威严和大庆着想,此事轻不得、缓不得。凡可纠错者,都应承担责任,以慰幽州百姓,以慰大庆万民。” 孙乾闻言鼓掌而喝: “说得极是!” 他接着一扫众大臣,神情冷肃坚定: “现恢复中书省一门,具体官员择日再议。幽州振粮一案,转运使吴远量、常平使赵功德、桑乐知县赵湖光等人,一律革职查办。户部尚书赵元江、户部尚书侍郎陈之珏等人罚俸禄一年。魏鹰丞相罚俸禄一年。” 他这一棒子打下去,连李天章的好友赵元江都受了罚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