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夏后氏五十而贡-《少姝的山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(判天地之美,析万物之理:出自《庄子 天下篇》:“判天地之美,析万物之理,察古人之全。寡能备于天地之美,称神明之容。”意思是能够体会天地万物的不同美丽,能够知了天地万物的生存道理,全面了解古人,如果能具备这些条件就称之为神明。)

    俄而花开花落,藤蔓上终于结出了数颗小小的葫芦,或长或短或粗或细,却都是饱满圆胖,清润柔滑,着实养眼悦神,果实累累垂挂下来,喷吐五彩变幻的光华,煞是喜人。

    “眼见着这弱小根茎依时渐长,终成正果,以此果为信,想来兄姐们也无疑议喽?”少姝征询地望向亭内众人。

    “真诚不虚之心,信也。有仁爱支持,一个人心性光明,自能从其言行当中获得验证。”子默将手中葫芦举高高,抑不住地感奋快活,“少姝姐姐,这下子,由种及果,都与五常对应上了!”

    少嫆鼓足了勇气,稚声稚气道:“别看我这样子,我是特别羡慕至诚至信之人的,好像什么都懂得,也深信他们可以通神。”

    “通神?”少妍讶异。

    “至诚之道,可以前知……故至诚如神。”少婵道,“至诚至信的境界,因不被私心杂念所惑,才能洞悉世间万物更迭,进而预见其兴亡盛衰。一言归总,即言诚信的出神入化之功。”

    (“至诚之道,可以前知”句:出自《礼记·中庸》。)

    “对于天地万物的精微变化,通达于心,感受于身。故言圣人不出户,知天下。”子献恍然道。

    (“不出户,知天下”句:出自老子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七章。)

    子猷闻之,进而点出:“出神入化者,世人无不切慕之,不过,有其人则有其神,就算是生有各色瑕疵的凡人,只消懂得反省内求,持之以恒,锲而不舍,有朝一日亦可成圣成贤。”

    “远在天边,近在眼前。”王文娟笑道,“起于凡俗而成圣贤者,在我们郭家就不乏其人啊。”

    “有道先生!”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,高兴地脱口之际,便一齐骄傲起来,个个神采奕奕,容光焕发。

    “有道先生一世,秀立高峙,澹然渊停,九州之士,悉懔懔宗仰。既如此,我再来简述一遍先生事迹生平,作为华岩馆后学,我们理应从中梳理窥见先生引人之德行。”子猷翻起了沉淀在记忆深处的家族旧事,是郭门子弟打幼时起便都耳熟能详的,他特特于此时此地重提,良苦用心也实耐人寻味。

    (“秀立高峙”等句:出自《太平广记》卷一六九 引 南朝 宋 刘义庆 《世说新语·郭泰》。)
    第(2/3)页